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

複雜的人文環境

<<第41站>>

以國道3號沿線的中和, 土城, 新店等3個都會區做比較, 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, 三者都有捷運, 有高速公路, 有山林,有工業區; 中和人口最多, 代表這個地方擁擠的程度.

我以[捷運景安站]作為出發點, 車站前面空間並不寬敞, 尖峰時段人來人往, 快慢有別, 顯得比較混亂; 隔壁早餐店生意超好, 排隊的客戶佔掉一些人行道, 當然更不順暢.

轉入南山路後, 路上突然安靜下來,零星的上班族依舊匆忙趕路, 但已不構成壓迫感.

[中和市公所]前的小公園, 連結[中和國小]運動場裡, 仍有三三兩兩的民眾流連著; 中和國小創於1908年, 今年正好滿一百週年, 目前全校約有4800個學生, 號稱全台第二大, 聽起來蠻恐怖的.

學校附近是中和市傳統的鬧區, 數十年來變化不大, 反正地方就是這麼大, 擠不下的就往外圍發展, 或另闢新的市集, 台灣人總是有辦法生存下來.

[中山路二段]小型工廠集聚, 屬於<不是工業區的工業區>, 它缺乏正統工業區的完善規劃, 以道路為主軸, 慢慢累積出目前的規模, 所以, 行人不必期待它會有多少善意.

穿越[台64線]高架橋下, 有種奇妙的感覺; 這條路我常常經過, 從國3下來, 通往板橋新莊, 將來更要直接通到八里鄉的台北港, 在這麼擁擠的地方, 以這麼緩慢的速度興建高架橋, 搞不好比打通雪山隧道花更多時間, 其間浪費的社會成本(包括塞車浪費的時間與汽油), 實在無法計算.

左轉進入[員山路], 積穗地區發展得很早, 當時以四五樓公寓為主流, 保留著騎樓做為伸縮空間, 好玩的是, 有些相鄰公寓之間留出狹窄的通道, 好像<摸乳巷>, 民眾也習以為常, 見怪不怪.

我順著一條不知名的大排水溝往東走, 最後還是回到中正路上, 中正路上端是通往[秀朗橋]的高架車道, 平面也都提供給汽機車寬闊的空間, 但是, 當時卻沒把兩旁建築物切整齊, 也沒想到要留給行人足夠的<走道>, 更別提行人也需要
一些諸如樹籬之類的綠意, 主事者眼中顯然只有<車,車,車>, 行人算什麼東東!!

看著地圖, 我發現[南勢角站]好像離景安站不遠, 那就繞過去看看. [和平路]附近有黃昏市場, 大白天市場空蕩蕩的, 但仍然有股揮之不去的<味道>, 加上地面也屬於市場特有的地面(自己去想像), 或許, 這就是基層民眾的生活方式之一吧.

我聽過捷運站體的開發計劃, 就是要把捷運車站加建成商業大樓, 或許, 南勢角站因此被包圍成大工地, 期待明天過後可以產生出更多金錢效益.

<<經過路線>>捷運景安站~南山路~中和路~泰和路~景平路~中山路二段~員山路~(大水溝)~中正路~和平街~捷運南勢角站~景新街~南勢角郵局~終點

今天共走8.6公里, 13,600步, (walking day: 2008-6-30)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Dear Hunter,

依您實地用雙腳走訪看來,中和市似乎對行人不是很友善呢!
我覺得您可以做一個對行人「友善」程度的鄉市鎮排行榜哦!哪天我們去拜訪鄉市鎮長時,可以拿去誇讚或凸槽。
不過您在中和市拍的那張植物的照片挺有趣的,您知道我覺的它像什麼嗎?我感覺像一幅花團錦簇的美麗煙火,如果有人需要被恭喜或慶祝時,您可以mail這張照片去祝賀哦!

Rose

Unknown 提到...

dear rose,

台灣很難找到對行人友善的鄉鎮.
因為大家:不知道要重視,

如果,每個鄉鎮長官願意,一週抽出一天,徒步繞境一番,那就夠了.

hunter 敬上
2008-07-02